拉伸試驗是金屬材料中廣泛使用的力學效能試驗方法之一₪☁↟₪·,試驗時對夾在試驗機上的試樣兩端緩慢地施載入荷₪☁↟₪·,使試樣的工作部分受軸向拉伸載荷沿軸向伸長至拉斷為止│☁。測定試樣對外載入荷的抗力₪☁↟₪·,可以求出材料的強度判據₪☁↟₪·,測定試樣在拉斷後的塑性變形₪☁↟₪·,可以求出材料的塑形判據│☁。
金屬材料拉伸試驗主要測試引數指標╃·:
利用拉伸試驗得到的資料可以確定材料的基本力學效能指標(強度和塑性指標等)如彈性極限₪•↟₪、屈服強度₪•↟₪、抗拉強度₪•↟₪、彈性模量₪•↟₪、泊松比₪•↟₪、斷後伸長率₪•↟₪、斷面收縮率等│☁。
拉伸測試製樣╃·:
金屬拉伸試樣通常是從毛坯件加工成特定形狀與尺寸₪☁↟₪·,拉伸試樣的形狀與尺寸取決於被測試驗材料的形狀與尺寸₪☁↟₪·,橫截面形狀有圓形₪•↟₪、矩形₪•↟₪、多邊形₪•↟₪、環形及其他形狀₪☁↟₪·,常用的是圓形和矩形│☁。
主要效能指標╃·:
1₪•↟₪、屈服強度╃·:當金屬材料呈現屈服現象時₪☁↟₪·,在試驗期間達到塑性變形而載荷不增加的應力點│☁。
當所測材料無明顯屈服時₪☁↟₪·,規定以產生0.2%殘餘變形的應力值為其屈服極限│☁。
2₪•↟₪、抗拉強度╃·:試樣受外力(屈服階段之後)過程中所受到的名義應力│☁。抗拉強度表徵了材料在拉伸條件下所能承受的應力₪☁↟₪·,物理意義是在於它反映了均勻變形的抗力│☁。抗拉強度是脆性金屬選材的依據│☁。
3₪•↟₪、斷後伸長率和斷面收縮率╃·:
斷後伸長率╃·:原始標距部分的伸長與原始標距之百分比│☁。
斷面收縮率╃·:縮頸處橫截面積的縮減量與原始橫截面積之百分比│☁。
4₪•↟₪、彈性模量╃·:材料在彈性變形階段₪☁↟₪·,其應力和應變成正比例關係(即符合胡克定律)₪☁↟₪·,其比例係數稱為彈性模量│☁。彈性模量可視為衡量材料產生彈性變形難易程度的指標₪☁↟₪·,其值越大₪☁↟₪·,使材料發生一定彈性變形的應力也越大₪☁↟₪·,即材料剛度越大₪☁↟₪·,亦即在一定應力作用下₪☁↟₪·,發生彈性變形越小│☁。它是反映材料抵抗彈性變形能力的指標│☁。
13625205777
0514-86232283